摘要:其次,可以创新分布式能源技术,推动智能化分布式光伏及微电网应用技术。 ...
因此,日本大部分家庭能在用电高峰期灵活应对电网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
由于抵扣标准和电费价格都是已知的,项目的成本和收益固定,因此社区规模太阳能能提供低风险回报。社区规模太阳能具有的风险结构与虚拟购电协议不同。
西拉特兰BoardmanHill太阳能发电厂是当地社区太阳能发展的典范之一。在美国,企业采购可再生能源的最主要方式是通过虚拟购电协议(VPPAs),即签订可再生能源项目合约,这部分电力将在电力批发市场上交易。原本的土地租赁费用总额为7万美元,租期25年。此外,BHSF公司将项目的日常行政和财务管理工作与太阳能板的所有权相关联,避免了中间价差与利润边际。业主的投资回报率大概在10%左右。
该由一家叫BHSFLLC的公司运营。在虚拟购电协议下,企业按照与太阳能开发商签订的购电协议,以固定价格购买10-25年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然后按照动态批发市场价格将电量出售。这种高价格实际上违背了市场规律,导致那些高价屋顶光伏项目无法落地。
中国70%的能源被消费在工商业。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豫西地区最大的屋顶光伏电站。Q=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 A=佘海峰Q:中盛能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主攻海外市场,但近几年开始大规模发力国内市场,这种转变的内在原因是什么?A:海外市场一直是中盛能源的一个重点。中盛能源一直对国内光伏市场保持关注。
我觉得未来全球光伏市场的规模会越来越大,也会更加多元化。最大的差异可能在中国做分布式光伏更多面临着企业的违约问题或者电费收取的问题,还有企业会要求在电价上做比较大的折扣。
Q:您怎么看待国内高价抢夺屋顶资源的现象?A:我们做分布式光伏的时候,屋顶的租金差不多2~3元/平方米,去年最高的时候达到12~13元/平方米。它具有小型化、智能化、低成本的优势,不会遇到限电、弃光问题、不受指标的限制,补贴发送相对及时,并且在未来的发展中盛能源互联网及智慧城市的建设密不可分。而像Facebook、谷歌等公司越来越多地使用清洁能源,但是他们购买的清洁能源电价比正常电价贵。预计2017年中盛能源在中国的分布式项目将累计交付1GW。
但如果一个公司把所有精力全部投在一个市场的话,那这个市场很容易对公司的生死存亡造成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分布式率先进入的就是工商业市场。中国的分布式光伏发展也脱离不了这个规律。中盛能源正是看准了分布式光伏这一细分市场的资产品质和市场化程度更高,我们决定将其作为中盛能源的全球核心战略之一。
在分布式光伏发展的高速期,一定会出现这样违背市场规律的现象,但随着市场逐渐成熟,最终都会回归到正常的商业模式。Q:中盛能源为什么钟情于国内分布式光伏?将如何布局国内分布式市场?A:分布式光伏作为清洁能源中最有竞争力的一种发电方式,非常适合中国市场。
从 2015年开始,我们开始布局中国的分布式光伏。但是在国内,很多企业主却心存疑虑,不太相信这种新的商业模式,不太敢尝试。
分布式光伏发展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是这个市场发展是否成熟的标志。Q:您认为未来中国分布式光伏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A:不同国家光伏市场的发展,在初期都需要得到政府或者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大型光伏项目撬动整个市场的发展。Q:那中盛能源为什么在国内首选工商企业分布式,而不是户用分布式?A:这主要是从项目收益的角度去考量。中盛能源发力国内市场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市场的变化。随着电力成本的下降,度电成本越来越低,很多光伏市场已经完全不需要补贴,很多国家也已经把太阳能发电作为最基本的能源战略进行推广。如PPA模式,作为屋顶资源提供者的工商业主,零投入就能用上清洁能源。
但户用光伏市场未来也是一个明显的趋势。当区域光伏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户用分布式光伏市场将成为光伏发展的主流,比如德国、法国、比利时、日本、美国涌现了Solarcity、Vivint Solar、Sunrun等优秀企业。
这需要一个过程,但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科普。经过2年的快速发展,中盛能源目前在国内的优质工商业分布式项目储备超过了700MW,已经在中国近20个省份60多个城市和地区实现工商业分布式项目的落地。
国内企业对于光伏行业还存在误解。在美国和欧洲,居民用电价格相对于企业用电是比较贵的,因此这些地区的分布式光伏主要开始于居民自家的屋顶。
Q:您认为目前中国分布式光伏市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在哪里?A:其实,中国分布式光伏市场和国外的分布式光伏市场在本质上没有太多的差异。2015年底,中盛能源研判未来分布式光伏机会更大,而公司在国外积累了很多先进的分布式光伏经验,可以引入国内。中盛能源在分布式发展初期就提出,从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开始发展,逐步过渡到家庭分布式光伏。此前,中盛能源与三一太阳能在上海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出资组建合资公司,剑指蓬勃发展的分布式光伏市场,首批合作开发建设的分布式项目达150MW。
因此,工商业的光伏项目收益较好,企业也会有意愿考虑清洁能源。一轮优胜劣汰之后,我们的屋顶成本一定会回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
先从工商业的分布式开始做,后面再做户用分布式,这才是一个正确的逻辑。同时,有些业主对于光伏发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不放心。
如 PPA 模式在美国、欧洲都比较成功,能得到业主的认可。近年来,中盛能源活跃在国内工商业分布式市场,各类分布式光伏领域合作联姻及项目开工动作频频,背后有怎样的战略思考和谋篇布局?就此,记者在SNEC期间采访了中盛能源总裁兼CEO佘海峰先生。
但随着市场逐步走向成熟,最终还是会走向户用或者自发自用,即分布式光伏的模式。由于国家的用电补贴政策,居民的用电价格比较低,而工商业的电价较高。目前,国内对于清洁能源、光伏项目、企业社会责任等概念还比较模糊,目前很少有人主动意愿接触清洁能源项目,即便接触也往往持保守、谨慎的态度。而从能源成本来看,目前工商业的能源成本是最高的,所以说项目的收入也更高。
3月8日,中盛能源40MW分布式电站项目开工仪式在河南偃师举行。中国分布式光伏市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还是观念上的障碍
一是组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光伏发电经营企业和小岗村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6:2:2出资比例投资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投资资金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中列支,贫困户投资资金通过小额扶贫贷款融资解决,县财政全额给予扶贫贷款贴息。三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收回投资成本后将其40%净收益永久转让给贫困户,余下20%净收益归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公益基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光伏发电经营企业和贫困户按照2:2:6比例实现最终收益分成,目前参股贫困户已实现户均增收2000元/年。
二是光伏发电经营企业负责项目建设、运营和管理,10年内不收取任何维护费用,负责在项目启动建设当年内实现并网发电并获取经营收益二是光伏发电经营企业负责项目建设、运营和管理,10年内不收取任何维护费用,负责在项目启动建设当年内实现并网发电并获取经营收益。